延長
傳統邏輯認為,術語的內涵是指術語所反映的對象的本質屬性的總和,即事物特有屬性的反映。比如,“商品”的內涵是“為交換而生產的勞動產品”;詞項的外延是指所有具有詞項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對象,即由詞項所指的事物組成的類。比如“商品”的外延就是各種商品對象組成的類。
作為近代邏輯的教科書之壹,玻爾-皇家邏輯首先提出了內涵與外延的區別。盡管後來的邏輯學家對這種區分的合理性有不同的看法,但“內涵”和“外延”這兩個術語壹直沿用至今。
傳統邏輯不考慮空類,所以任意兩個詞“S”和“P”可以作為直言命題的主語和謂語,它們的外延類S和類P之間只有五種可能的關系。它們可以用歐拉圖表示如下:
①S和P之間有壹個相同(重合)的關系,即S是P,P是S;
(2) S真的包含在P中,或者P真的包含S,即其中S是P,P不是S;
③S真包含P,或者P真包含S,即有S不是P而P是S的地方;
(4)S與P之間存在交叉(部分重疊)關系,即有壹個S是P,有壹個S不是P,有壹個P不是S;
⑤S和P有完全不同的關系,即沒有S就是P。
上述五種關系是傳統邏輯討論直言命題對應關系的基礎。恒等關系和真包含關系都是包含關系,其中S包含在P中,或者P包含S,即其中S是P..前四種關系也統稱為相容關系,即有s就是p,沒有s就是p,也叫不相容。S真的包含在P裏,P叫屬,S叫種。壹個屬包含幾個不相容的種,這些種相對於屬的關系稱為並置;每兩個物種之間有壹種對立關系;壹個屬只包含兩個不相容的種,而這兩個種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