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起初只是壹個節氣的名稱,後來成為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寒食節是中國古代的壹個早期節日。相傳是春秋時期為紀念晉國忠臣介休而設。事實上,從歷史現實來看,禁止寒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代改火習俗的遺存。原始社會,先民鉆木取火,火很難得。由於季節變化,用於生火的樹種經常不斷變化。所以改火換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大事。春天和三月是換火的季節,所以在新火到來之前,人們應該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煙節,因為這壹天不允許人們生火,晚上在宮中點燃蠟燭,火勢蔓延到達官貴人家中。寒食節期間的習俗主要包括禁火寒食和祭祀掃墓,後來成為清明節的主要內容。
中國的古人非常重視祭祀祖先。在古代,家裏有人去世,只挖墳安葬,不建墳。祭祀主要在祠堂舉行。後來挖墳坑的時候建了土堆,墓地裏安排了祭祖,就有了物質上的支持。戰國時期,墓葬祭祀之風漸盛。秦漢時期,掃墓風氣更盛。到了唐代,無論是文人還是平民,都把寒食節的掃墓視為回歸故裏,追尋宗教的儀式性節日。因為清明節離寒食節很近,所以人們往往把掃墓的時間延長到清明節。詩人的作品往往是冷冷清清的。
鑒於民間寒食和清明節都已成為壹種習慣,朝廷以公文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節來了,可以和寒食節壹起放假。這壹規定距今已有1200多年,可見清明開始有了國家法定假日的色彩。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從附屬於寒食節上升為取代寒食節。這不僅僅是餐桌上的掃墓儀式,寒食節原有的習俗和活動,比如冷食、蹴鞠、蕩秋千,都被清明節接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