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吉隆坡,到處都是高聳的摩天大樓和壹排排現代化的建築,但在農村或郊區,馬來西亞人喜歡住在傳統的漂浮建築裏。
這裏所謂的馬來民居,主要是指馬來人(包括沙巴和沙撈越的原住民)的傳統民居,而不是指華人、印度人或被殖民的歐洲亞洲人的居住風格。
早期的馬來人為了適應環境,滿足生存的需要,逐漸創造了各種風格各異、獨具傳統風格的馬來房屋。整個建築大部分是就地取材,由木頭、竹子和樹葉制成。傳統的馬來民居,或置於幽靜的樹林中,建造單層木屋,或合建村落;或者在海邊或者河邊建房子,有的漁村就建在水上。所謂街道,就是壹些小橋相連;在馬來西亞北部的原住民中,在河源處放木筏的人,往往住在寬大的木筏上,蓋壹間竹屋;在馬來西亞的港口城市,船上有很多人,他們壹輩子都住在船上。
馬來西亞民居最大的特點就是建造者非常重視房屋的通風和耐熱。窗戶極寬,有的利用屋頂和墻壁微微留出,保持室內涼爽通風。為了防潮和防熱帶的蛇蟲,房子的整體結構都建在離地的柱子上,屋前還設置了壹個長方形的陽臺。壹個可以隨時拆除的梯子是上樓進門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