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通過被迫害的“狂人”形象和“狂人”的自我描述,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要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站在激進的“革命民主”的立場上,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表達了對中國乃至人類未來的深切關註和憤慨。
創作背景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魯迅深受鼓舞。他和當時的許多先進知識分子如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壹起寫文章、辦雜誌,在中國掀起了五四以後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沿,積極倡導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擊幾千年來的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3]
1917年8月9日,魯迅應錢之邀,同意為《新青年》寫壹篇文章,並於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記》的創作。在寫《狂人日記》之前,魯迅已經閱讀了大約壹百部外國文學作品。《狂人日記》是魯迅經歷沈默和反思後的第壹聲吶喊。他的作品融入了他多年來的憤怒、怨恨、不滿、焦慮、希望、祈禱等復雜情緒。也必然反映了作者多年來對中國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現實社會的理解。是徹底的反封建“宣言”,也是作者此後創作的“總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