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收獲季節,收割機開始脫粒它,然後它被運送到儲存棚。棚內的通風設備先將大米烘幹,期間探頭會對大米進行取樣,由師傅送到技術部門進行濕度檢測。當水分含量達到14%左右時,滿足下壹步加工標準。大米入庫前要進行分類,在質檢單上註明品種、等級和要入庫的倉號。對於同壹品種、不同等級的大米,如果生產需要,也要分開存放,便於以後加工使用。之後,大米會被送到碾米廠,由碾米廠脫殼。在此之前,大米中殘留的昆蟲、石頭和異物會被分離篩過濾掉,以確保每粒大米的質量。
其次,遵循碾米流程,在稻谷脫殼的過程中難免會漏掉壹小部分谷物,所以分離篩會多次操作,直到所有稻谷完全脫殼,碾米後產生的骨殼不會被丟棄,機器會將其打碎,作為牲畜的飼料。此時的大米只是米色的糙米,需要打磨拋光去除大米表面的糠粉。拋光後,每壹粒米都會變得晶瑩剔透,有珍珠般的光澤。
第三,還有壹個重要的選色環節。檢測攝像頭會對大米的顏色和大小進行分析,將不符合標準的米粒全部分揀出來做其他食物的原料,或者送到農場作為飼料餵養動物。最後,成型的大米會根據各自的品質分為不同的等級進行包裝,最後運送到全國各地的超市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