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中醫理論基本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後在歷代得到總結和發展。此外,對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中醫、韓國醫學、韓國醫學、越南東方醫學等,都是在中醫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中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抗擊疾病的經驗和理論知識。它是在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自發辯證思維的指導下,通過長期的醫學實踐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醫學理論體系。
中醫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將人體視為氣、形、神的統壹體,通過探索病因、性質、部位、病機、臟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的盛衰,進而得出病名和證型,從而辨證施治。
擴展數據:
中醫的主要特點是:
1.認為人是自然的壹部分,由陰陽兩種物質組成,兩者對立又相互依存,不斷運動變化。
2.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兩者處於壹種動態平衡狀態,壹旦這種動態平衡被破壞,就會表現為壹種病理狀態。
3.在治療疾病和糾正陰陽失衡時,我們並不是采取孤立的、靜態的看待問題的方式,而大多是從動態的角度出發,也就是我們強調的“恒動觀”。認為人與自然是統壹的整體,即“天人合壹”、“天人相應”。
百度百科-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