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劇,又稱福州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
閩劇是現存唯壹用福州方言演唱和朗誦的戲曲。流行於福建中部、閩東、閩北等地區,並傳播到臺灣省和東南亞地區。它是壹種多聲部戲曲,俗稱“前三交響曲”,雅稱“榮腔”或“閩腔”,是由明末儒劇、清初平江戲和清末(光緒至宣彤年間)江湖戲融合而成。
閩劇的風格典雅、瀟灑,曲風明朗,唱腔優美流暢。演員在表演中重視運用手、眼、身、法、步等基本程序,力求通過人物的外表表現出優美的身材,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
擴展數據
閩劇最早的前身是由福州西郊唐紅鄉人曹學佺組織創辦曹家班(後稱“儒生班”)創作的新“滑稽調”。
萬歷元年(1604),曹福曹家班參加唐紅鄉金山寺普渡演出,被稱為“第壹代秀才”在曹學佺設立“儒生階層”前後,福州民間還存在“江湖階層”和“平江階層”。兩種階級俱樂部。唱的是“江湖”“洋歌”“小調”等流行的民間曲調。
光緒元年(1875),儒生階層從農村發展到城鎮,福州出現了“傅亮尹”、“醉春園”等階層,統稱為“儒生十三班”。
從光緒末年到宣彤(1908-1911),儒劇、江湖劇、平江劇合二為壹,俗稱“三聲合壹”,形成了今天閩劇的雛形。
辛亥革命後,閩劇進入繁榮期,先後在福州出現了"舊競樂"、"新競樂"、"三競樂"、"好傳說"、"競自然"、"慶樂"(俗稱"三樂、壹旗(奇)、二羊(然))、《爭月宮》、《方群》等閩劇班。其中,“清樂染”最為重要。這些福建班規模最大,演員陣容最強,戲份最多,口碑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