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5 438+2008年2月隨著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播出,很多人在章丘鐵鍋裏塗滿了粉,然後迅速種草,紛紛要求“代購”。章丘鐵鍋風靡壹時,並非偶然。
章丘手工鐵鍋制造需要經歷12道工序,18次加熱,1000度高溫回火,36000次鍛造。用最簡單的水炒雞蛋,就能看出它的特點。不放壹滴油,可以做到壹點都不粘。
2018年7月9日,曾經紅極壹時,壹天賣上萬的章丘鐵鍋開始賣了。
在其發源地山東章丘,很多村民都在自家院子裏打鐵鍋,價格從200元到400元不等;制壺師傅袁說,因為他們的壺是用錘子鍛造的,所以村裏人都去他那裏買錘子,不會砸壺的都來了。有些手工旗的鐵鍋,其實是機器壓出來的。
章丘鐵鍋是什麽?
章丘鐵鍋是指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的傳統手工鍛造鍋。它的制造需要經過12道工序,18次加熱,1000度左右的高溫回火,鍛造10000次,直到鍋看起來像壹面鏡子。
鍛造的章丘鐵鍋更符合中餐炒菜的需求,具有天然無塗層、溫度易控制、不粘不糊、省油、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章丘的冶鐵傳統始於春秋時期,到西漢和漢武帝時,全國有48個鐵官,山東有12個,其中,章丘有1個“東平陵”。到了唐代,據《山東同治四十壹年》“章丘是唐代鐵器最繁盛的地方”,鐵匠也成為章丘工匠最集中的職業。以前是“壹人生火,全家打鐵;代代相傳,子孫延續。”
章丘鐵匠不僅在本地工作,還四處遊歷,奔波膠東、上冀魯西、下魯西,穿越關東。外出的人數約占鐵匠人數的五分之三,所以說章丘鐵匠遍天下。
百度百科-章丘鐵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