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探索建立政府、平臺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協同治理機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框架下,黨和政府要增強對互聯網經濟社會發展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能力,加強互聯網企業、網民和利益相關方的溝通合作。互聯網平臺企業掌握著大量的數據,我們要加強監管。實現政府與平臺企業的信息共享,建立和完善基於大數據的社會信用體系,推動互聯網經濟成為信用經濟,網絡社會成為信用高地。
3.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億萬人民在互聯網發展中有更多的安全感和獲得感。引導網絡經濟健康發展,充分發揮網絡信息技術促進民生福祉的作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第七條國家積極開展網絡空間治理、網絡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打擊網絡犯罪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建設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網絡治理體系。
第八條國家網信部負責協調網絡安全及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負責網絡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網絡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