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與“仁”結合最緊的是“義”,人們總是將“仁義”合在壹起說。如果泛泛地去談,“仁”就是“義”,“義”就是“仁”,不過,如果細分起來,“仁”與“義”還是有所不同的。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義”是從“仁”的品德出發所遵循的辦事原則。
仁義禮智”***同構築了倫理道德的根本。孔子講“義”,稱:“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但“義”的含義與精神主要還是孟子進行全面闡述的。
孔子講“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孟子講“舍‘生’而取‘義’”,孔子的側重點在“仁”,孟子則將“仁”與“義”廣泛地聯系起來,***同成為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
在指出 “仁”的源頭是惻隱之心的同時,孟子也指出:羞恥之心,是“義”的源頭。“仁”是由人性本善自然得出,“義”也是由“仁”自然得出的。
擴展資料:
孔子、孟子以及後世的儒家,總是重“義”輕“利”。孔子就說:“見利思義”、“義然後取”,即:見到利益時,首先要想到是不是合乎“義”,如果不合理、不“義”的利益,再多也不能取。
“義”還分“小義”和“大義”,就像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壹樣,合乎集體利益的可類比為“小義”,合乎國家利益的可類比為“大義”,當“小義”與就“大義”沖突時,“小義”應服從“大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