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龍節簡介
祥龍節是流行於甘肅省甘南地區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該節日起源於拉蔔楞寺僧人壹年壹度的拾柴活動,逐漸演變為僧尼的郊遊。“香朗”是藏語中拿工資的意思。因為柴火在藏語裏叫“香”,柴火叫“波”,所以取名“香波”。祥龍節通常在農歷六月十五左右舉行,在農歷六月六日開始。節日期間,最初的煨桑、插箭等儀式逐漸發展成為純粹的娛樂活動。
祥龍節主要流傳在
祥龍節簡介
祥龍節是流行於甘肅省甘南地區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該節日起源於拉蔔楞寺僧人壹年壹度的拾柴活動,逐漸演變為僧尼的郊遊。“香朗”是藏語中拿工資的意思。因為柴火在藏語裏叫“香”,柴火叫“波”,所以取名“香波”。祥龍節通常在農歷六月十五左右舉行,在農歷六月六日開始。節日期間,最初的煨桑、插箭等儀式逐漸發展成為純粹的娛樂活動。
祥龍節主要流傳在贛南夏河地區。甘南藏族自治州西鄰青海,南接四川,北接臨夏回族自治州,東接定西、隴南。是壹個以藏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夏河縣是壹個安靜的小鎮,群山環繞,草原環繞。因為拉蔔楞寺,夏河曾長期是安多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中心。
據史書記載,“祥龍節”最早是由拉蔔楞寺四世法師賈木揚在藏地土丹旺季時所創。久而久之,居住在寺院附近村落的人們紛紛效仿,僧人的這種活動作為壹種非常好的勞動娛樂習俗被推廣傳承下來,彼此習以為常。後來“香郎”節內容豐富,影響擴大,成為居住在拉蔔楞地區各民族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