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馬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習性

馬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習性

馬體形勻稱,四肢長,第三趾和蹄發育良好,第二趾和第四趾退化,只留下退化的掌骨和跖骨。四肢高度特化,肱骨和股骨短,橈骨和脛骨長,尺骨和腓骨回縮。第三趾發達,掌骨很長,趾(指)骨相對較短,有壹只蹄。頰齒高冠;上臼齒的琺瑯質層褶皺細密。

野馬喜歡群居,壹般由壹匹公馬、幾匹母馬及其後代組成。每個種群都有明確的活動範圍,以每天5-10公裏的速度遷徙。野馬以沙漠中的芨芨草、梭梭、蘆葦、紅柳為食,冬天還能挖雪做幹草。

群體中的個體經常在吃完東西後互相清潔皮膚,輕輕舔對方的指甲、肩膀、背部、臀部等。有時候還會自己打理,比如打滾,自己刷,驅趕蚊蠅。野馬通過聲音、氣味和舔耳朵、刨地、咀嚼等行為相互交流。

擴展數據;

雖然馬的繁殖記錄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但要破譯現代馬的遺傳起源仍然非常困難。然而,2017的壹項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現代馬種都可以追溯到兩個不同的古代中東馬種,然後在大約700年前被帶到歐洲。

大約6000年前,人類開始在歐亞大草原上馴化馬匹,這裏靠近現在的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西部地區。在隨後的幾千年裏,人類讓這些動物為自己“工作”,並有選擇地馴養繁殖,使它們在速度、耐力、力量、智力和可訓練性等方面具有令人滿意的特征。

目前,人們幾乎已經把對馬血統的研究推進到了馴化的開始,但直到18世紀,馬才獲得了“身份證”——歐洲開始頒發詳細的“血統證書”,以追溯馬駒的父系和可能遺傳的特征。

百度百科-馬?

  • 上一篇:風箏是中國的傳統工藝。為什麽壹根很細的繩子就能拉著風箏高飛上天?
  • 下一篇:如何釣鱖魚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