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條約》規定了五個通商口岸,廣州、廈門、上海、寧波和福州相繼成為通商口岸。五城的開埠和開放促進了當時五城的商業發展,舊商業中心廣州和新商業中心上海最為繁榮。
2.它帶來了現代歐洲文明和技術。
隨著中國大門的逐步打開,壹些外來的文明和技術,特別是壹些外來的進步的、開放的民主思想和自由觀念,開始在中國大陸出現。
3.鴉片戰爭前後,中國傳統道德在“夷夏”、“本素”、“李逸”、“人才”等觀念上發生了變化,總體表現為逐漸拋棄傳統觀念的主觀主義和理想主義,轉向現實主義。
鴉片戰爭的勝敗反映了當時東西方在科技上的巨大差距,打破了清政府“從天而降”的夢想。內憂外患接踵而至,封建社會危機四伏,促使壹批具有敏銳政治眼光的封建知識分子進壹步探索和尋找擺脫中國社會困境和危機的良方。
他們以傳統經學為依托,以匡正時勢、拯救世界為己任,主張對內整頓吏治,改革弊端;提倡學習西學,抵抗侵略,從而在地主階級中逐漸形成壹種社會思潮。很多有學問的人,比如林則徐、魏源,開始關註西方科技的進步,著書介紹西方的東西。
但是,包括朝廷在內的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因為鴉片戰爭而改變對西方的看法,更沒有向壹直被鄙視的“洋人”學習。清廷的戰敗並沒有使其改革,而是繼續實行保守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洋務運動等自強救國運動的出現。
百度百科-鴉片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