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思想最早是由我國政治家管仲提出的。其本意是只有解決好人的問題,才能達到“以自然為本,鞏固國家”的目的,而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也基本是沿著這條路線傳承下來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對人類行為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關於人類行為的規律。
孔武提出“人情原則不可忽視。”在管理中,要註意研究人的規律,按照壹定的規律滿足人的欲望,做符合客觀實際的事情。論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荀況提出“天有時,地有財,人有治”的觀點,強調人有辦法掌握天氣,利用土地。放棄人的努力,期待天地的恩賜,那就太愚蠢了。論獎勵與懲罰。認為應該用獎勵來鼓勵人們不怕犧牲、為國家做貢獻的精神和行為,用懲罰來讓做壞事的人有所畏懼和約束。關於群體行為和組織行為的思考。
荀子指出:“人離不開群體。沒有分裂的集團導致鬥爭,鬥爭導致混亂,混亂導致分離”。在這裏,荀子提倡的是集體行為。他認為群體是人性之壹,人離不開群體。
總之,中國古代強調以人為中心的群體關系,包括家庭、鄰裏、社會、國家乃至自然。它提倡的不是個人主義,而是對更大實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