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剪紙起源於西漢。那時,人們用大麻纖維造紙。據說漢武帝最寵愛的公主李死後,武帝非常想念,就讓術士用麻紙把李的形象剪下來,這大概就是最早的剪紙了。公元105年,蔡倫改進推廣了以前的經驗,開始大量造紙。這種雕刻形式因為找到了更多的流行材料而誕生了剪紙藝術。剪紙在南北朝時期頗為盛行,明清以後更是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特別是在農村,人們用剪紙來表達吉祥的祝願。春節結婚時,窗格上貼上各種有吉祥寓意的剪紙,營造喜慶祥和的氣氛。在壹些地方,剪紙曾經是每個女孩都要掌握的手工藝藝術,也是人們評判新娘的壹個標準。古代剪紙以剪刀為主要方法,有趣而簡單。後來剪紙藝人為了省力,改為用刀雕刻,風格變得精致。作品取材於各地生活習俗,蘊含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在中國,剪紙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融入了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傳承了連續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含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普通大眾的社會認同、道德觀念、實踐經驗、人生理想和審美趣味,具有認知、教育、表達、抒情、娛樂、交流等多重社會價值。
上一篇:《論語》經典名句及其賞析下一篇:人民文學出版社錯將禍字當福字銷售,引發了人們的哪些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