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新課程將學習領域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論、綜合探究四個方面。初步了解造型、色彩、肌理等藝術語言,學會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介的效果,通過看、畫、做來表達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激發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欲望。
1.在國家層面,標誌著公民素養有了明確的質量標準。
課程標準充分體現了國家的意誌,圍繞基礎教育的培養目標,明確規定了各課程門類對公民素養的基本要求。國家課程標準具有統壹性、普遍性和強制性。
2.在學校教育層面,它表明素質教育的實施有了根本的支撐。
課程是實施培養目標的藍圖,是學校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重要依據。國家課程標準從課程理念、目標、內容、實施等各個方面突出了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使課程與教學成為穩步、持續、制度化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
3.在教材層面上,表明教材多樣化是可能的。
課程標準為教材編寫提供了壹個彈性空間,有基本統壹的規範和要求,有充分的收縮與擴張、預制與生成、重構與創造的空間。課程標準為教科書編寫者提供的“彈性空間”使教科書真正多樣化和編寫有特色的教科書成為可能。
4.在教學層面,它表明教師專業自主權的確立是有保障的。
課程標準賦予教師“如何教”的權力,使教師創造性地教學和展示專業才能成為可能。在實踐中,強調教師通過提供建議和典型案例,準確理解標準,從而提升課程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