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中國舞獅子的起源

中國舞獅子的起源

這壹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相傳在北魏(公元386~534年)武帝遠征甘肅河西,俘虜胡人十萬之多。魏武帝令胡人獻舞娛樂。

胡人以木雕獸頭,兩大五小,披獸衣,集八音樂,武士三十余人,起舞於禦前。武帝龍心大悅,賜名“北魏瑞獅”,恩準俘虜回國。獅子舞便在北方流傳開來,以後便有了“北獅”之稱。

舞南獅中國民間有數個傳說,傳說之壹是在清代(公元1644~1911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夢見壹頭毛色五彩斑斕的瑞獸來朝拜。回京後,乾隆皇命人照他夢中所見的瑞獸形象來紮制壹只,每在節日及慶典時命人舞動,喻為國泰民安,太平吉祥。

擴展資料:

舞獅子,除春節外,在喜慶的日子裏,也常以舞獅助興。民間壹般舞獅由兩人合作扮壹頭大獅子(有的地區稱太獅),壹人扮作壹頭小獅子(有的地區稱少獅),另壹人扮武士,手拿繡球作引導,並先開拳踢打,以誘引獅子起舞。

獅子隨著鼓點的快、慢、輕、重,忽而翹首仰視,忽而回頭低顧,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搖頭擺尾,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在模仿動作上,有舐毛、擦腳、搔頭、洗耳、朝拜、翻滾等動作;在技巧上,有上樓臺、過天橋、跨三山、出洞、下山、滾球、吐球和采青等。

  • 上一篇:中國畫的構造技法有哪些?
  • 下一篇:適合中式婚禮分享的30首經典歌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