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導-合作型:此模式的特點是“護士告訴病人應該做什麽和怎麽做”,模式關系的原型為母親與兒童的關系。在此模式中,護士常以“指導者”的形象出現,根據病人病情決定護理方案和措施,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病人處於“滿足護士需要”的被動配合地位,根據自己對護士的信任程度有選擇地接受護士的指導並與其合作。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此模式主要適用於急性病病人和外科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2)***同參與型:此模式的特點是“護士積極協助病人進行自我護理”,模式關系的原型為成人與成人的關系。在此模式中,護士常以“同盟者”的形象出現,為病人提供合理的建議和方案,病人主動配合治療護理,積極參與護理活動,雙方***同分擔風險,***享護理成果。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此模式主要適用於具有壹定文化知識的慢性疾病病人。(3)主動-被動型:此模式的特點是“護士為病人做治療”,模式關系的原型為母親與嬰兒的關系。在此模式中,護士常以“保護者”的形象出現,處於專業知識的優勢地位和治療護理的主動地位,而病人則處於服從護士處置和安排的被動地位。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此模式主要適用於不能表達主觀意願、不能與護士進行溝通交流的病人,如神誌不清、休克、癡呆以及某些精神病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