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為什麽建國初期中國造船業的首要任務是發展軍用艦船?

為什麽建國初期中國造船業的首要任務是發展軍用艦船?

世界大國的崛起都是從造船和海洋管理開始的。船舶工業作為壹個國家工業水平的標誌,工業擴張程度高,有“綜合工業之冠”的美譽。它是現代工業的產物,也是日新月異的現代工業的縮影。

在西方長期封鎖,特別是蘇聯中斷技術援助的困難形勢下,中國造船業的發展只能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船舶工業出口水平是反映壹個國家船舶工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新中國成立時,我國造船業以軍工為主,沿海內河交通民用船舶以內需為主,幾乎沒有造船產品出口。20世紀80年代至2000年,中國造船仍以內需為主,造船占世界的份額長期保持在5%以下。造船業仍由典型的內向型經濟主導,船舶出口的比例極低。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確立了“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出口國際市場”的船舶工業發展戰略,高起點地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關鍵生產設備,對重點船廠進行技術改造,很快獲得了建造符合國際規範和標準要求的船舶的能力,初步實現了船舶產品出口。這壹時期,基礎相對薄弱的中國造船業在技術、標準、設施、管理、貿易等方面不斷與國際接軌。,逐步培養了自主設計開發的能力。造船效率、水平和質量顯著提升,產品結構逐步由常規船型向若幹高技術、高附加值船型發展。到1994,中國首次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造船大國。21世紀,特別是2002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以1999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改組為兩大航運集團公司為標誌,中國船舶工業國際化、市場化進程進壹步加快,船舶工業由內需型經濟向外向型經濟快速轉型,國際市場競爭力進壹步增強,國際市場份額顯著提高。

  • 上一篇:中秋手抄報簡單好看的圖片大全2020
  • 下一篇:為何越來越多人,見到路上有錢都不去撿?背後有何隱情?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