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在中華發展中不僅具有超高的實用價值,而且它也蘊含了我國儒家的思想在其中,比如禮儀之邦,遵禮守道的思想。現在社會中有些人為了傳承中華的文化,所以會穿漢服,那麽為什麽漢服不叫做糖福呢?其實漢服的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是從黃帝時期以及到明末時期所有的服飾都統稱為漢服,所以他不是因為漢朝而叫做漢服。
壹、漢服的概念就好像我們中華人民會自稱自己為漢人壹樣,並不是因為是漢朝的人所以叫做漢人,而是漢人代表的是我國漢民族的人。把這個意思套用在漢服上面就比較容易理解,漢服最早出現在黃帝時期,那時候黃帝上位需要制作冕服,那個時候的服飾比較簡單,後來在周朝的時候才正式定型。然後通過四書五經的形式為了完善的冠服系統。
二、漢服的表現漢服的特色就是它們沒有扣子,是交領的形式,然後用繩子打結,所以會給人壹種非常飄逸灑脫的形象。而且漢服有禮服跟常服的區分,禮服就是用於正式場合,常服就是用於壹般日常生活中。漢服的主要制度就是上衣下裳,上面是衣服下面是襦裙。襦裙是古代女子比較喜歡穿的樣式,普通的勞動人民壹般是上面是短衣,下面是長褲。所以漢服的這些特點跟其他民族相比起來有比較明顯的區別。
三、漢服的意義漢服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已經成為壹種符合審美的壹種服裝體系。而漢服也體現了華夏民族的文化思想,具有獨特的漢民族風格。漢服雖然沒有固定的格式,但是其基本元素已經是大家公認的。當代社會為了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在壹定程度上也是提倡穿著漢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