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節在山西南部壹些地方被稱為“花潮”。人們帶著酒和食物到郊外,在選定的地方圍坐,載歌載舞,盡情飲酒,這也被稱為“春遊”和“郊遊”。晉東南習慣用糯米粉做煎餅,向婦女表示哀悼。晉中地區的孩子習慣放風箏。有的縣講究這壹天打灰坑,祭拜土地神。山西北部人喜歡吃面條和粉條,叫做挑龍味。還有吃蛋糕糊狼嘴,吃梨救火弄臟。
青龍節,陜北人講究竈神前吃棗山。壹家幾個人把棗山切成幾塊,壹人壹份,上面的三塊小費給父母享用。
芮城和合的青龍節,有壹個延續千年以上的古會,堪稱奇俗。據說始於漢光武帝年間,至今已有1800多年。也叫“三社典”,紀念東嶽皇帝黃治水有功。這壹天,村民們狂歡並展示家中最珍貴的寶物,民間也稱之為“亮寶會”。
帶寶可以辟邪避災,希望2008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屆時,身著五顏六色服裝的女性將演唱傳統民歌,男性將扮演粗獷有力的神靈、地方武將、文官、八仙、世俗之神等。,或騎馬、騎牛、擡桿;或者赤身裸體,腰纏野布;或土布褲衩,背上有鍘草機、冰刀、粗檁、石磨,大有男子氣概。
當地外號叫“呵呵二拍”。社火的氛圍是由鑼鼓構成,渲染出來的。打擊方法簡單原始,俗稱“留鑼鼓”。傳統節目包括玩獅子、跑旱船、踩高蹺、載人等。整個活動從村外開始,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泰山廟舊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