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地說,對聯的六大基本法則都是對仗的要求。本文重點論述了詞類對位、結構對應和節奏對位。
1,詞性對應。《聯合法通則(修訂版)》第二條:“詞性相反。上下鏈接句法結構中位置相同的詞,具有相同的詞性屬性或符合傳統的對偶類型。”這裏明確提出了“詞性對應物”的概念。“詞性”壹詞沒有出現在《辭海》等歷史悠久的工具書中,是因為它是新詞匯,是在現代漢語語法實施之後出現的。如果馬史《文通》出版於1898年,《漢語語法》的歷史只有110年;如果從65438年到0955年教育部頒布《漢語語法教學大綱》的話,《漢語語法》的歷史還不到60年。以前古人做對聯,講究“同類相對。”古人把文字分為實字、虛字、輔字三類,實字、虛字又分為半實半虛兩個亞類,虛字又分為“死”和“活”兩個亞類,即所謂“無形即虛,痕跡可指實;身為死而靜,發為生而動;好像什麽都沒有,半實半虛。”名詞的分類非常嚴格細致。根據《林茨典》的腋部,名詞細分為三十類:
天文門、時令門、地理門、皇帝後門、官員門、政治門、禮儀門、音樂門、人際關系門、人物門、亭子門、身體門、文學門、武備門、技能門、外教門、寶典門、宮門、功利門、服飾門、餐飲門、小米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