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分工指世界上各國(地區)之間的勞動分工,是國際貿易和各國(地區)經濟聯系的基礎。它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是社會分工超越國界的結果,是生產社會化向國際化發展的趨勢。
國際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是社會分工跨越民族國家界限而形成的國與國之間的分工。是社會分工發展到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16世紀初,地理上的重大發現及隨之而來的殖民開拓,開始了最早的國際分工。機器大工業的產生和資本主義壟斷的發展,形成了世界範圍內“工業歐美、原料亞非拉”的分工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科學技術革命的推動、跨國公司的發展、超國家的經濟壹體化組織的出現,使國際分工大大深化。當前國際分工的主要特點是:
(1)發達國家之間工業部門內部的分工向縱深發展,普遍實現產品專業化、零部件專業化、工藝專業化的分工。
(2)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傳統的工業國與農業國之間的分工形式雖然存在,但已大大削弱。占主導地位的是工業部門內部勞動密集型產品(或工序)與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或工序)之間的分工。國際分工的發展,使社會勞動得到了節約,勞動生產率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