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學的宗旨是“為天地立心,為百姓立命,承前啟後,萬世太平。”“國學”應該包括五藝、六藝、百家之說。其中包括儒、釋、道、刑、名、法、墨在內的百家學說,是“為天地立心”之學;
其中“禮、樂、射、禦、書、數”六藝,在古代被稱為“大藝”,是貴族從政必備,其子女在太學階段要深入學習;
書和數字被稱為“小藝術”,是民生的日用品,是古代“小學”階段的必修課,是“為民謀生”的技能;其中五術是“師古”和“研究人與自然關系”的知識,包括“山、藥、蔔、命、相”。被現代人打上“迷信”的烙印,那些輕易否定壹切“研究人與自然關系”知識的人,
事實上,他們很少站在與生命存在密切相關的終極關懷的立場上,去認真探索人與自然關系的真諦和內在價值,去密切生命存在與人與自然關系的間接和直接聯系,去搭建傳統與時代、學術與生活的溝通橋梁。
傳統文化是壹種反映民族特征和面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和思想形態的總體表現。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核心,也有墨家、名家、佛教、伊斯蘭教、西學、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國樂、國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謎語、鉛球、酒令、歇後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