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的哲學文化,借用現代科學的發現,把宇宙的本質、形成、發展、變化、成熟、衰老、死亡作為宇宙的歸宿;人性,人類的過去和未來,人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如何做人;我是什麽?我是誰?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運動中的角色;人類社會的本質,人類社會的歸宿等等都清晰地告訴了人類。把以上內容告訴人類,是為了讓人們了解我們作為人類的權利、責任和義務,讓人們知道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中國傳統文化是壹種理性文化。越科學,人們的文化水平和認知能力越好,越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
(2)強烈的道德色彩
中國古代的社會組織、經濟結構、政治和宗教設施都與宗法制度密切相關。其積極作用表現在:凝聚力強,人際關系和諧。
(3)頑強的再生能力
中國的傳統文化最吸引人,最受世人推崇,不僅因為它的古老,更因為它在內憂外患中頑強的再生能力。除了環境因素,中國的傳統文化本身就有著無窮的生命力,貫穿於中國的民族歷史活動中?天道強大,君子自強不息?中國古代樸素系統論的頑強精神和涵蓋面廣、經常參與其中的思維機制,也是造成這種局面的重要原因。
(4)註意“中和”的思想方法——中庸之道。
“中和”思想強調兩個方面:壹是把握中間事物數量的準確性;二是和諧,即不同因素和方面的合理組合和對立統壹。
在中國古代社會,這種思維方式曾經促使中國人民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自我協調、天人合壹、人我和諧,對國家統壹和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