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就把組織軍民開展群眾性衛生運動,搞好衛生防病工作作為關系革命成敗的大事來抓。1933年,毛澤東同誌在《長崗鄉考察》壹文中指出:“疾病在蘇區是敵人,因為它削弱我們的力量。像長岡鄉壹樣,開展減少甚至消滅疾病的公共衛生運動,是每個鄉蘇維埃的責任。”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政府將全區衛生運動列為施政綱領。1941年,陜甘寧邊區成立防疫委員會,開展以滅蠅滅鼠、預防鼠疫霍亂為中心的軍民衛生運動。從65438到0949,我們貫徹衛生工作預防為主的方針,繼續開展群眾性衛生運動。1949-1952年,即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為了改變舊中國不衛生的狀況和傳染病嚴重流行的狀況,在全國廣泛開展了群眾性的衛生運動。
擴展數據:
回顧60年來愛國衛生運動的健康發展,關鍵在於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走愛國衛生運動與群眾相結合的道路;實施面向基層和深入社區的方法;按照科學原則和實事求是的精神辦事。預防疾病,保障健康,不僅要註意個人衛生,還要註意公共衛生,提高個體免疫力。
同時要提高群體免疫力,形成群體免疫屏障。大家都講衛生,“以衛生為榮,以不衛生為恥”。它在發展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移風易俗、改造社會方面具有深遠的意義。愛國衛生運動就是這種先進醫學科學思想的體現。
衛生工作與群眾相結合,政府主導,群眾參與,走群眾路線,是中國衛生工作的優良傳統。要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增強人民群眾的自我保健意識,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公共衛生道德,形成講衛生、愛清潔的社會風尚。
百度百科-愛國衛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