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合金鋼的發展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隨著焊接結構在二戰後的廣泛應用,C對焊接結構韌性和焊接性的不利影響凸顯,通過增加C來提高鋼材強度的手段有限。同時發現晶粒細化可以同時提高材料的強度和韌性。
因此,這壹新觀點強烈地刺激了新技術和新鋼種的發展。同時認識到微合金元素的沈澱強化可以代替C的強化作用,改善焊接性。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在C-Mn鋼的基礎上開發了壹系列釩氮鋼。C和Mn的質量分數上限分別為0.22和1.25,屈服強度達到320 ~ 460 MPa。產品以熱軋狀態供應,規格包括所有板、帶和型鋼產品。
擴展數據:
VAN80鋼是美國早期(約1975)由瓊斯和拉夫林開發的V微合金化帶鋼。首次采用在線控制加速冷卻工藝生產。微合金化析出強化了晶粒細化和析出強化,其屈服強度達到560 MPa。
隨著控制軋制和控制冷卻技術的發展,在1980左右發展了壹種新的控制軋制工藝路線,稱為再結晶控制軋制。該工藝采用v_Ti微合金化設計,通過每次變形後奧氏體的反復再結晶,達到傳統低溫控軋法(Nb微合金鋼)所能達到的晶粒細化效果。
這種工藝可以采用較高的終軋溫度,因此對軋機的軋制力要求較低,不僅可以提高生產率,而且可以在弱軋制力的軋機上實現控制軋制生產。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薄板坯連鑄連軋工藝(TSRC)促進了釩微合金化技術在高強度帶鋼產品中的應用。
采用V/v-N微合金化,在TSRC工藝下開發了屈服強度為350~700 MPa的系列高強度帶鋼產品。
百度百科-釩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