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愛祖國愛民族被視為“大節”。雖然它與封建社會的忠君相聯系,具有時代的局限性,但它在本質上是把君主作為國家的代表,在忠君的背後是壹種深刻的民族意識。這種忠誠愛國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是推動國家發展的精神力量。特別是在國家和民族危難之際,各族人民奮起反抗外來侵略和壓迫,“保家衛國”,百折不撓,為國捐軀。在幾千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之所以在多次外敵入侵面前沒有滅亡,與這種愛國傳統有直接關系。
我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著名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如愛國詩人屈原和陸遊,不辱使節的蘇武,接連抗擊外敵入侵的楊家將,忠心報國的嶽飛和文天祥,烏鴉戰爭時期的林則徐和關天培,甲午中日戰爭時期的鄧世昌等,都是踐行中華民族愛國美德的傑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