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剪紙是壹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切割、雕刻圖案的民間藝術,用於裝飾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間活動。在中國,剪紙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融入了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傳承了連續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含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普通大眾的社會認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育、表達、抒情、娛樂、傳播等多重社會價值。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2009年9月28日至65438年10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宣布將中國剪紙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8 12,教育部辦公廳公布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中國剪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南宋時期,已經出現了以剪紙為職業的職業藝術家。據宋人細心的《武林舊事》記載,此時杭州已有數百個“小經濟體”。其中,有專事“刻鈸紋”的,有擅長刻各家文字的,有專事刻各種顏色圖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