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詳細教程如下:
材料準備:箬竹葉、糯米。
1、在包粽子的時候,漏米與否粽葉的使用有很大的關系,在包粽子的時候,粽葉要做成壹個漏鬥形狀,這樣包粽子的時候糯米才不會輕易漏出來。
2、在包粽子的時候,壹定要把粽葉的底部收緊,這樣糯米就不會從底部漏出來了。很多人覺得這樣包的粽子太小,但是松散開來的話壹定會出現漏米情況的。
3、很多人喜歡吃大個頭的粽子,所以在包粽子的時候會多多往裏面放糯米,而在煮粽子的過程中,如果粽子包的不結實,那麽糯米喝足了水就會出現膨脹的情況,自然就會漏出來了,所以糯米壹定不要放太多。
4、捆粽子不要使用塑料繩,壹定要用專門的捆粽子繩,在捆粽子的時候,壹定要捆結實,不然糯米也會從粽葉裏面跑出來的哦。
粽子的發展歷程: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簕古子葉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主要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粽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是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壹,傳播甚遠。
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菇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稱為廣東堿水粽。同時期出現少量裹餡粽子最受歡迎的莫過於豬肉粽。粽這食品很早就流傳開來了,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則明確提到了角黍壹詞:仲夏端五,方伯協極。
享用角黍,龜鱗順德。北方產黍,用黍米做粽,角狀,古時候在北方稱角黍。據考證,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的節慶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