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八般武藝是中國武術的壹個傳統術語,也稱“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器”。
2、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主要有四種說法:
指“刀、槍、劍、戟、_、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
與排列相同,唯後三件變為:代、抉、弓矢。
指“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_、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這種列法,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消失,也是近代練武者不善習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指近代戲曲界有人稱之為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錘等18種兵器。這也是為今天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壹種排列方法。
3、十八般武藝常見於中國古代的戲曲、小說中,指使用各種武術器械的功夫和技能。十八般武藝的內容和形式十分豐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那個時代武藝發展的面貌。現代人對“十八般武藝”的理解是泛指多種武器,或多種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