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被南京市民評為十二張文化名片之壹的先鋒書店又傳捷報:榮獲中國2009“年度最美的書店”獎。這是該店繼2006年獲得中國民營書業文化貢獻獎之後的又壹重要獎項。近些年來能靜下心來讀書的人越來越少,而加之電子書對傳統書業的挑戰,網絡書店的強烈沖擊,以及來自國有書店的制約,民營書店的生存越來越艱難。處於零售終端的眾多小書店,有的已改行賣文具,或搬到學校附近做教輔,有不少正面臨關門,有的徹底退出了市場。第三極書局撤出中關村時,有論者甚至認為,這可能是“全體大型實體書店的命運”。
在如此不利的環境下,南京先鋒書店是怎樣成功應對,不僅沒有陷入危機,反而越做越好、越做越旺的呢?原來,經營者找到了能夠給書店造血的產品———“文化創意產品”。所謂“文化創意產品”,就是那些與圖書相關的筆記本,放圖書、雜誌或報紙用的藤籃,秉燭“夜”讀的香燭,咖啡杯、藝術相框、紙質書架、雨傘、個性文化衫、手工玻璃,以及紅色經典系列布包等等。總而言之只要是能給書店帶來效益的,都“兼容並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