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道教的名稱,民俗上稱為七月半,佛教上稱為笠原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祭亡、燒紙錠、祭地等。它的誕生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的祖先崇拜和相關節日。七月是吉祥月、孝順月,七月半是人們在初秋慶祝豐收、回報大地的節日。有些莊稼已經成熟,所以人們應該按照法律祭拜他們的祖先,並用新米和其他祭品向他們的祖先報告秋成。
“七月三十”原是古代民間祭祖的節日,但被稱為“中原節”,起源於東漢以後的道教。佛教稱七月半為“笠原節”。從某種意義上說,七月半祭祖節屬於民俗,中元節屬於道教,笠原節屬於佛教。
中秋節的歷史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傳統節日逐漸回歸,但七月半祭祖節卻受到冷落。目前,雖然傳統文化的復興再次被提及,但“七月半祭祖”的文化意蘊很大程度上與清明節有關。
再加上後期演變而來的“中秋節”與鬼神迷信關系密切,所以在現有的節日體系中並沒有突出出來。如今“七月半”祭祀活動的本義,多是自發地、零星地在家庭中舉行,不再具有傳統意義上的宣傳性。
2010 5月10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新入選項目)名單,香港特別行政區申報的“中元節(玉蘭人潮)”入選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