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古人用什麽工具來檢驗質量?

古人用什麽工具來檢驗質量?

中國很久以前就發明了衡器。

在這裏,我們將重點放在更重要的。

過秤員

戰國時期的動力裝置有兩種,壹種是環動力,壹種是頂部有鼻鈕的半球形。其中,秦國的高怒河青銅力、三晉的司馬河青銅力、楚國的木鱗和青銅環力具有代表性。據實測計算,每斤重約250克。

秦權看到了30到40件秦權,其中大部分是銅制的。每件刻有40字字母,出土於遼寧、吉林、河北、山東、江蘇等地,價值基本統壹,每斤重約250克。

漢朝和西漢的權力是以官累的權力為代表的,權力表明了自身的分量。西漢的權力單位是統壹的,每斤重約250克。辛莽的銅權都是環形的,出土的銅權大多刻有建國元年(公元9年)正月的制度,有的還刻有自己的重量,相當於每斤240 ~ 250克。東漢時期絕大多數鐵的重量都在每斤200到270克之間,單位數值很不壹致,已經大大超過了壹般允許的誤差範圍。單位價值的混亂(即重量的輕重不再是金的整數倍)是東漢多數權由重變重的標誌。

北朝權力仍以鐵權為主,其形態分為兩類。壹種類似於秦漢時期的半球形,上面有壹個鼻扣,另壹種更接近現代的重量,呈瓜形、葫蘆形,體積較小,重量不規則。在宋、明、清三個朝代,出土了兩件大型的青銅重物。壹個自稱銅重100斤,今天是64000克,另壹個自稱銅重100斤,今天是62500克。明朝萬歷是桿秤的傑作。每個秤有三個按鈕,值是分鐘,錢和兩個。稱重準確,使用方便。明代全套砝碼裝在壹個長方形的盒子裏,銅盒本身也是壹個帶有刻度砝碼的砝碼,制作精美。今天每斤重580克左右。清代銅重也是散裝的,每斤重約596克。

  • 上一篇:廈門珠繡帶動了什麽產業?
  • 下一篇:古為天下第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