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離別的場景是很悲涼,而古代是怎麽送別的呢?
第壹是送別酒,古人的酒文化氛圍是特別濃厚的,酒也象征的朋友,在古代,朋友離別的時候,要在壹起經常辦聚餐酒。這種送別聚餐酒是朋友情誼的證明。例如王維的詩句當中曾經提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則證明了他與朋友的關系特別好以及對朋友的祝福。至今,壹些地方仍盛行,在遠行者上路前,喝送行酒,這種方式頗為講究。
第二是送別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在古代,吟詩是他們的雅趣,自然送別這種悲傷的場合,他們也經常借此為題進行發揮。在古代是個有很多種類型,送別詩是最流行的壹種,與現代不同,在古代,離別可能意味著永不相見,因而他們對朋友的離去有眾多種不舍,為了展現自己對故人離別的不舍和祝福,古代詩歌當中留下了很多這樣優質的詩歌。
第三就是折柳樹,“柳”與“留”為諧音,古人經常借柳樹表達對朋友的依依不舍,以及身在異地他鄉之人表達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有人說這種傳統最早源於《詩經》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表現出了壹種離別情緒。柳除了諧音以外,還有很強的哲學意義和文化傳承意義。當然柳樹不壹定有,可能用其他替代,如唐代流行的壹種送別風俗,就是采花草,像柳樹不壹定處處都有,但是花草樹木則當措手可得的。王安石的詩句當中提到“深山古路無楊柳,折曲桐花寄遠人。”可見送別不止送楊柳,花草是壹個象征。以表達對友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