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馴化水獺抓魚。
水獺善於遊泳和潛水,它們的聽覺、視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所以古代曾被訓來捕魚。在唐代之前,南朝梁代的《本草圖經》中,就有“江湖間多有之(水獺),北土人亦馴養以為翫”,可見南朝時就有了馴化水獺的技術。
有研究認為,水獺水性嫻熟,善於遊泳和潛水。中國的水獺捕魚技術來自東南亞、南亞漁民的傳授;在今天的孟加拉國,水獺依然在為主人帶回魚獲。在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及中南美洲文明的故事裏,水獺捕魚的記載也屢見不鮮。
水獺的生活習性
水獺白天隱匿在洞中休息,夜間出來活動。除了交配期以外,平時都單獨生活。為了尋找更多的食物,除了繁殖季節外,也經常遷移,從壹條河到另壹條河,或從上遊到下遊。
柔軟的身體和粗長的尾巴能減少在水中運動的阻力,遊進時前肢靠近身體,用後肢和尾巴打水推動,同時也起著舵的作用,使身體作波浪式起伏,姿態很像鰻魚遊動的速度很快,每分鐘可以遊50多米,而且升降和轉向十分靈活,在水中忽前忽後,忽左忽右,翻滾自如,還喜歡像畫圓圈壹樣遊動,卷起水底的泥沙或水中的小魚,緊急時還會像海豚壹樣在水面上跳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水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