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有了南方的至日和北方的至日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日月在月初和月中的運行位置與天氣、動植物生長等自然利用的關系,將壹年分為24等份。並給每個相等的部分起了壹個專有名詞,就是二十四節氣。
到戰國末期,節氣有八個名稱:立春、春分、長夏、夏季至日、立秋、春分、立冬和冬季至日。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
這八個節氣標誌著季節的變化,明確劃分了壹年的四季。後來《淮南子》這本書出版的時候,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現代的壹模壹樣。
擴展數據
固氣
從1645開始,清朝的“李世賢”開始采用恒氣法,以太陽運行的位置為基準,24個節氣對應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次到達的位置。
現代二十四節氣遵循固定的大氣,即從黃道交點春分開始,在0度(但立春仍習慣上排在排名的第壹位),按黃道度數排列,所以二十四節氣是24個時間點,“點”的具體日期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壹般由專家計算。以紫金山天文臺發布的天文年歷為準。
農歷實際年齡為12月(平年)或13月(閏年),與多年平均回歸年不壹致,所以二十四節氣不能對應農歷日期,基本對應公歷日期(兩個時期都是回歸年)。
24節氣的公歷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和21左右,下半年在8日和23日左右。
百度百科-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