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饅頭在古代就有,但是是怎麽發酵的呢?

饅頭在古代就有,但是是怎麽發酵的呢?

古代沒有小蘇打,是自然發酵的。古人和面在溫暖的地方會自然發酵,因為空氣本身就有野生酵母。

揉完面要半個小時才醒。饅頭的制作方法如下:

配料:200克面粉、糖、酵母、豬油和水。

1.首先將準備好的豬油和面粉放入盆中,用筷子攪拌均勻。

2、然後在碗中放入適量的糖、酵母和水,攪拌均勻。

3.拌勻後倒入盆中,用筷子攪拌。

4.攪拌後用手揉成面團,蓋上保鮮膜,醒發半小時。

5.半小時後,用手將面團揉成圓條,用刀切成饅頭坯。

6.將饅頭坯放入蒸籠蒸15分鐘。

7.15分鐘後,取出饅頭放在盤子裏,就可以吃了。

擴展數據:

1,也可以用老面粉做面團。據說酵母粉更有營養。加糖可以讓饅頭更香,但不要放太多。揉面的最高境界是三光:面光、盆光、手光,這些都是新手必備的。

2.發酵時間可以根據天氣來定,夏天發時間較短,冬天發時間較長。

3、做饅頭是最簡單的面食,不是很復雜,關鍵看妳揉面團的時間長短,揉的時間越長,饅頭越好吃,壹般至少15分鐘,如果不怕累,可以加5分鐘左右。

4.蒸的時候用鑰匙碗或盆蓋緊蓋子,用幹凈的毛巾蓋好,防止漏氣,再燉幾分鐘,讓饅頭皮不粘。蒸饅頭的時候壹定要墊布,不然會很幹。我試過了。

如果孩子不喜歡簡單的白饅頭,妳也可以在裏面加入牛奶或者紫薯,這樣牛奶的味道會更甜,顏色也會更吸引孩子。

人民網-饅頭怎麽蒸又白又大又好吃?

  • 上一篇:廈門正宗的花生湯做法
  • 下一篇:臺灣省兩岸的共同語言、文字、信仰、民俗、傳統文化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