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紡車。紡車主要由陶器和石頭制成,形狀為圓餅,直徑約5厘米,厚度為1厘米。又叫“專用紡車”、“專用圓盤”,中間有壹個孔,用於插桿。紡紗時,先將壹根麻或其它要紡的纖維纏繞在特制的桿上,然後垂下,壹手握桿,另壹手轉動圓盤,向左或向右轉動,不斷加入纖維,以促進纖維牽伸和牽伸。
2、原腰機。原始腰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簡單的織布機之壹,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就已出現。春秋戰國時期,浙江河姆渡遺址、良渚文化遺址、江西桂溪墓等地曾出土過打緯刀、劈經棍、綜片等腰器部件。
3.織機。織機是將兩組或多組紗線以直角編織成織物的機器,可分為織布機和織錦機。織錦機分為壯竹籠機、瑤錦機、苗錦機、毛南竹籠機、侗錦機等。
4.斜織機。江蘇泗洪曹莊出土的漢代畫像石上刻有“丈母娘圖”,可見腳踏綜織機的類型。這種促斜織機已經有機架,經面與水平機架形成50-60度的傾角。
5.紡車。紡車是以毛、棉、麻、絲等纖維材料為原料,由人工機械驅動,通過旋轉紡紗延伸而成的工藝生產線或紗線設備。紡車通常有壹個由手或腳驅動的輪子和壹個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