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印度,醫生最早是僧侶們兼職的,那時正處於神醫學的醫學時期,人們認為只有僧侶與神最接近,所以只有他們有資格為眾生解除病痛。後來,隨著醫學的發展,漸漸地出現了壹批專門從醫的人,他們的工作經驗和實際操作技術都比僧侶們要強。久而久之,醫生就獨立出來了,但醫生的地位也就從最高層婆羅門級降到了吠舍級,僅強於奴隸。
盡管古印度醫學發展緩慢而曲折,但人們在長期實踐中還是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壹整套完整理論。在《阿輸吠陀》中就有關於健康與疾病的三體液學說。這三體液是氣、膽及痰,又稱三大。古印度人認為三者必須均衡才能保持人體的健康,壹旦紊亂,人就會患各種疾病。後來,人們又加入了7 種成分,即血、肉、骨、精、脂、骨髓和乳糜(消化的食物),認為這7 種成分均來源於食物。還有人並入了排泄物:尿、糞、汗、粘液、發爪和皮屑。這樣就形成了壹個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壹切疾病皆來源於體液、身體成分和排泄物的紊亂。
古印度的醫生們根據以上理論來分析和使用各種藥劑,他們認為各種藥劑都有獨特的維爾耶、毗婆迦、拘那之性(即物理性質、化學成分和生理活動),三者***同作用,調節機體的紊亂。古印度醫學理論代代相傳,不斷發展、延續了近四千年,直到後來外族不斷入侵,才使得古印度醫學融入了世界醫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