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臘八粥慶祝豐收壹直流傳至今。在古代,農歷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有些地方叫“臘八飯”)的習俗在中國民間流傳。
臘八粥和臘八飯壹樣,是古代蠟祭的遺跡。《祭郊特祭》說蠟祭是“壹年十二月,聚萬物而謀食”。臘八粥是把四面八方的食物混合在壹起,和米飯壹起放在鍋裏煮,意思是匯集萬物,調和千靈。
臘八節的由來
臘月最重要的月份,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臘八是古代慶祝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的祭祀儀式。夏朝臘八叫“甲平”,商朝叫“清祭”,周朝叫“大蠟”。因為它在十二月舉行,所以被稱為臘月,臘祭被稱為臘月。
先秦時期的臘月是立冬後的第三天至日。臘八節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好運的節日。後來東漢時期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當地的影響,傳統文化依附於臘八節作為佛祖的開悟日。據說佛教的創始人也是在十二月初八實現開悟,所以臘八也是佛教節日,稱為佛教開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