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無人傳承,年輕人不願意學習景泰藍技藝。
景泰藍現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國內能獨立設計景泰藍然後獨立制作,並且熟悉整個烘焙制作流程的人只有壹個。而且在景泰藍行業,很少有人能同時掌握兩種技能,不是設計就是制作。
而且現在行業內的高手基本都是五六十歲的中年人,幾乎沒有年輕人學習這項技術。就連師傅的孩子也對景泰藍這種傳統工藝不感興趣。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二三十年後,景泰藍就沒有接班人了,那麽這種工藝肯定會滅絕。
第二:原材料越來越少。
其實景泰藍的全稱是銅胎景泰藍琺瑯。也就是說,釉和銅要反復混合熔化,制作中最難的壹步就是點藍。現在市場上還保存的景泰藍壹般都是藍色的。藍色明亮有光澤,色彩飽和度高。
但現在的原料達不到這個要求,做出來的景泰藍在色澤上比古代作品遜色很多。在古代,都是為了向君王進貢而制作的,所以選材是頂級的,價值越高。但是現在景泰藍作為壹種工藝,必須要考慮成本,只有便宜的原料才能代替上品的材料。
另壹方面,頂級材料越來越少,已經到了沒有辦法花大價錢大量購買的地步。今天的中國畫也是這種情況。很難買到高質量的顏料。只有原料過硬,才能不褪色,不暗沈,這也是景泰藍可能滅絕的壹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