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地方戲是貴州省安順市的地方傳統戲劇,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安順地方戲流行於安順、平壩、惠水等市縣。相傳地方戲源於明清時期進入貴州的軍隊。每個地方劇團專門演唱整部戲劇,如《楊家將》和《越川》。安順地方戲音樂粗獷,伴奏簡單,壹般適合在野外演出。演員戴著面殼,臉上蒙著藍色的紗布。他拿的武器特別短,但是性能範圍很大。
2006年5月20日,安順地方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90。
繼承價值
文化價值,安順地方戲的歷史遺產所具有的彰顯實力、提高聲望的社會功能,以及其劇本結構保存了宋元說唱文學風格的研究價值。其研究價值富含古代民間文化因素,其獨特的面具工藝凸顯審美價值,其獨特的屯堡人歷史文化價值,其告慰英雄、驅邪避邪的宗教文化價值。
戲劇價值,安順地方戲益陽古調留下的研究價值,其標準化儀式與江南地區及其他地區儀式戲劇的比較研究價值,其表演節目所蘊含的戲劇因素的研究價值,其在中國戲曲史上由儺戲向戲劇過渡的發展過程的研究價值。具有社會價值的地方戲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屯堡人的其他文化現象同構,形成了600年的明清遺風和江南遺風,引起了國內外人們的關註。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安順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