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壯族的手工業紡織業更加發達。當時宋朝需要“軍需用絲、絹、布、絹錦”,在四川設立了“蜀錦書院”。大量蜀錦被運到廣西,再從廣西出口。
壯族人民很快接受了蜀錦的工藝,著名的壯錦就這樣產生了。(摘自黃先帆《壯族通史》)到了明代,壯錦越來越流行,工藝也越來越精湛。在明朝萬歷年間,帶有龍鳳圖案的壯錦已經成為朝廷的貢品。
明清時期,壯錦用各種顏色的羊毛編織而成,使壯錦呈現出絢麗的色彩。雖然它仍然是皇室的貢品,但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它。當時各州縣都有生產。“強壯的人愛挑衣服、裙子、毛巾、被子,都拿五色毛線來織,像花鳥壹樣。”
“嫁個骨灰盒,錦緞被套是絕對少不了的,讓家鄉人都能織。當地的織錦是用柳絨做的,做成五種顏色。厚實耐用,值五兩。還沒出嫁的女兒就要學織毛衣了。”壯錦不僅成為壯族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裝飾品,也是壯族女性不可或缺的“女紅”,壯錦是嫁妝中不可或缺的東西。清末民初,壯錦開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