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不思進取的加價營銷和霸王經營理念,以及越來越差的購物舒適度、滿意度和性價比,讓消費者和廠商對傳統營銷渠道怨聲載道,卻又離不開。與其說是淘寶和JD.COM這個雙11電商購物節的誕生,給了傳統超市和商場致命壹擊,不如說是產品價格、質量、服務等基本營銷要素回歸自然。有了其他可以從容改變的選擇,消費者的心理訴求和內心的委屈得到了最強烈的爆發和滿足。
商家對購物節樂此不疲,但從消費者和營銷的本質來看,如果消費者願意天天便宜天天買單,天天送禮,天天提供優質服務,更新貨源,中國人並不缺乏購買力。取而代之的是,幾億中國人會聚在壹起,到海外去購物,幫助外國商家賺錢,而忽略了那些長臉或面無表情或總是忘記磨刀霍霍、隨時挨刀的國內經營者。
國內消費者和消費資金的大量外流,讓本該是輕松假期的時光,變成了排隊選貨、瘋狂刷卡、心滿意足又驚喜地計算這趟旅行省了多少錢的黑色喜劇。而且省,按照中國人的消費心理,是賺到了。如果我們花三四天的時間去旅遊,買個幾十萬或者幾十萬人民幣,平均至少能省下1/4、1/3甚至100%的概率,全中國同胞每年在海外購物的積蓄將是壹個震驚宇宙的天文數字。另壹方面是招商冷大膽(漲價太厲害,定價不溫柔)血淚漲價的記錄。
合理漲價、愛買不買、零服務、低信譽度的中國營銷管理理念,越來越受到用知識、眼光、財力武裝起來的現代消費者的抵制,轉而給電商壹個熱烈的擁抱。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妳對消費者不溫柔體貼,消費者是不會給好臉色的,更別說慷慨贊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