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鼓有幾十個品種,其中山西威風鑼鼓是代表。威風鑼鼓是流行於霍州、洪洞、汾西、臨汾壹帶的民間廣場藝術,具有“威風”的特點:鑼鼓的配置、樂隊的組織、表演、著裝都在彰顯威風。唐高祖武德二年(619),李世民在霍州與劉武周作戰,擊鼓、敲鑼收兵,取得勝利,因此有威望地流傳下來。
2.剪紙
“廣陵窗花”以其逼真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刻而聞名。原料是單張白色宣紙,工具是幾把大小不壹的斜刃雕刻刀。首先用小刀把剪紙制品刻出來,然後染色上色。民間工匠十分註重刀雕和著色技藝,采用女雕為主,男雕為輔的方法制作成品。上色時用上好的白酒上色,顏色較深的可以加入少量明礬。
3.面團造型
山西民間面塑主要是對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禱,是人生理想的體現。在造型意義上,面人多是抽象的、宗教的、理想的。祭祀天地的棗山,祭祀竈神的椒飯山和花糕,形狀都很大,被稱為米面山。
4.旺火
生火旺是山西北部的習俗。每到除夕和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庭院前用大塊的煤建壹座塔,叫旺火,以求好運。裏面放柴火,外面貼紅紙條,上面寫“滿腔怒火”四個字。只要等到午夜,鞭炮齊鳴的時候,點燃旺火。?
5、康外畫
康外畫的形式有壹套固定的程序。上下兩組人行道按壹定規格排列形成其主框架,中間等距離排列各種畫。它不僅具有完整對稱的裝飾形式,還具有簡單復雜的表現內涵。炕的上部是它的主體,爐頂的畫、竈的畫、墻的畫是它的延伸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