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故事 - 慶陽剪紙的藝術傳承

慶陽剪紙的藝術傳承

慶陽剪紙源於生活,講究趣味。它是勞動人民生產、生活、感情、氣質、觀念、風俗、文化底蘊的結晶,是他們愛情澆灌的花朵。著名民俗學家金先生稱剪紙藝術家為“真正的藝術家”。

慶陽的剪紙作者多為不識字的農村婦女,甚至有些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的“剪紙大師”也不怎麽識字,有的完全是文盲。他們的手藝是從前輩那裏學來的。農村女孩五六歲跟著奶奶媽媽學剪紙,十五六歲就能做了。" 28位女士學習刺繡並熟練地裁剪圖案."

慶陽民間剪紙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註和喜愛。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藝術研究、民間文學、剪紙報、甘肅日報等報紙多次刊登慶陽民間剪紙作品。1986中央美院邀請鎮遠縣民間藝術大師齊秀梅到北京進行民間藝術教學交流,並向學生演示民間剪紙。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藝術家多次專程到隴東考察民間剪紙藝術,慶陽民間剪紙從農村婦女手中的小玩意走進了國家藝術殿堂——中國民間藝術館,並在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國展出。

在2002年6月的首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上,慶陽剪紙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壹致好評,慶陽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民間剪紙之鄉”。

  • 上一篇:壹根主線如何綁2個鉤
  • 下一篇:如何玩彈珠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