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總的來說,是和睦相處,和諧相處,而不是爭執。
我們可以用另外三個詞來解釋:“和”和平、和諧、安寧。
在中國文化中,“和”是壹個核心範疇。在中國幾千年的社會變遷和文化傳承中,“和”的思想和理念,在中國漢字的建構中,影響深遠。
中國人的“天人合壹”,就是人與自然是壹個統壹的整體,有壹種說法叫“和諧”,意思是人與自然處於壹種不和諧的關系中。
中國傳統的修行、生活、人生價值,大體遵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路。用今天的話可以表述為:完善自我,熱愛家庭,報效國家,貢獻社會。在這個過程中,始終伴隨著“和”的思想。
發展到今天,“和”仍然是中國人的理想,我們可以概括為: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而且,與此同時,也體現了中國人元、兼容並蓄的世界觀。有壹句中國流行的話,叫做“和而不同”,意思是,和而不同。反之,不同,不影響和諧。
今天,“和”的思想和觀念,不僅仍深深影響著漢字的建構,更能成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資源,從而構建和諧世界。
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