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迪修了壹條運河,成就了多彩的揚州。
在楊迪統治時期,數百萬民工被用來修建隋唐大運河,這條大運河逐漸演變成京杭大運河。這條長達4000裏的運河,讓揚州成為當時中原最繁華的地區之壹,誕生了很多富商。後來,唐朝經濟中心的南移幫助揚州繁榮起來,使揚州港壹度成為東方著名的國際港口之壹。
六下江南,商人瀕臨破產。
揚州靠大運河發了財,成為中原經濟的壹顆璀璨明珠。康熙年間,僅揚州鹽商的年利潤就能達到當時國庫年收入的壹半。可想而知,揚州可是變富了。揚州的繁榮使乾隆六下江南。對於乾隆來說,揚州鹽商的財富就是帝國的財富。對於揚州商人來說,清廷無休止的政治接待和不斷的政治“捐納”任務,使得大部分商人瀕臨破產,這也成為揚州城陷落的第壹聲。
陶澍改革稅收,加速了揚州的陷落。
商人的大規模破產,反過來又直接威脅到清廷的財政收入。於是,時任兩江總督的陶澍直接改革了清廷的稅收政策,廢除了揚州鹽商的壟斷特權,改為凡是有錢的都可以向官府購買鹽票出售。清廷的這壹改革,無疑成了插在揚州鹽商心上的壹把刀。至此,揚州的衰落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