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方劇種中,“大戲”有蒲劇、晉劇、北陸梆子、上黨梆子,並稱為“山西四大梆子”。其中,蒲劇、晉劇、北陸梆子同根異枝,壹脈相承,都是梆子聲腔中的正宗。更早以前,無論元雜劇、南戲、昆、彜、海、豫,在唱腔體式結構上,都屬於長短句“聯體式”劇種,但梆子戲的音樂體式結構卻是歷史上第壹個“兩句式”和“板腔式”劇種,又因為是中國同類劇種中最早的梆子戲。
蒲劇,又名周浦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壹種,因起源於山西南部的周浦(今永吉縣)而得名。形成於明末,盛行於清代,劇目千余部。其唱腔風格大方渾厚,委婉柔美,粗獷豪放,楚楚可憐,尤其是濃郁的地方色彩,使蒲劇深受晉南人民的喜愛。
許多欣賞現代蒲劇和著名演員的諺語今天仍然流行:“與其廣生藏舟,不如錯過夏收”;“與其坐民國,不如看《掛畫》。”“孫”與“王”都是20世紀30年代的名言。20世紀50年代,是蒲劇藝術空前繁榮的時期,不僅有《徐策進城》、《谷林闖》等壹大批傳統劇目被改編,還湧現出壹批著名演員。閻逢春、王秀蘭、張慶奎、肖月來、楊虎山五位浦劇明星聯合主演的話劇電影《竇娥元》,傳遍全國,享有盛譽。
俗話說“臺上壹分鐘,臺下十年功”。浦劇的藝術還體現在演員的特技上。閻逢春原創的《紫菱宮》被許多戲曲演員廣為流傳和傳承。20世紀80年代,壹批年輕的蒲劇演員憑借其生動的表演、精彩的袖子和精彩的椅子獲得了梅花獎。
周浦梆子傳到晉中,與當地秧歌和說唱藝術融合,形成中路梆子。清代同治以後,隨著晉中祁縣、平遙、太谷等地匯兌業的發展,錢莊相繼建立,經濟更加繁榮,中梆子也呈現出新的活力。很多熱愛戲曲的商家都會邀請名家到家裏做客,以禮相待,和藹可親。壹些文人也興致勃勃地參與戲曲創作,許多戲迷吵著要票,頻頻在禪修場所演唱,使中路梆子的名聲越來越響,並開始流傳到河北、內蒙古、陜西、甘肅等地,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後來以“晉劇”聞名於世。晉劇始於鹹豐、同治年間,歷史悠久,大事眾多。在清朝道光年間,晉劇曾在京劇舞臺上獨領風騷,成為山西的代表劇種。到了20世紀30年代,有了許多著名的藝術家和俱樂部。
在晉劇100年的發展過程中,大量的女演員占據了舞臺,激情之風逐漸失去,清新婉約的韻腳成為特色。因此,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女演員,如丁果仙、牛桂英和王愛愛。其中,藝名為“果紅”的丁果仙是最著名的昆淩。在漫長的舞臺生涯中,她以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才華創立了“丁派”藝術,賦予了晉劇超人的魅力,轟動了京津歌壇,贏得了“山西梆子之王”的美譽,成為晉劇發展史上的壹位大師。
近年來,著名的秦腔女演員郭彩萍和田桂蘭也相繼獲得了梅花獎。1992 10,太原晉劇藝術交流團赴日訪問,給予11演出,精彩紛呈,感人至深。郭彩萍還率團在包道臺灣省1995演出,也受到臺灣省觀眾的喜愛。
受蒲劇傳播的影響,陜北產生了聲音渾厚、風格豪放的北路梆子。明末兩次大規模移民,使得大量山西南部人口向山西北部遷移。移民熱愛故土,喜歡聽鄉音,使蒲劇在晉北逐漸流傳。隨著地方語言和民間藝術的融合,最終形成了具有古代趙巖“慷慨悲歌”邊塞遺風特色的北陸梆子戲,其代表劇目《金水橋》在全國非常有名。
上黨梆子起源於古代上黨縣、澤、魯,具有深厚的戲曲傳統。它是由明清時期從外地傳入的羅羅戲、席絹戲和地方戲曲民歌,以及從晉南、晉中流入的梆子戲形成的。《闖入幽州》和《三俗宴》這兩部劇都是比較有影響力的。
與“四大梆子”相比,山西的許多地方戲更為華麗多彩。
《上黨洛子》和《陜南胡美》是小戲中的大戲。前者發源於河北武安,後者來自陜西省梅、胡兩縣。經過百年流傳,已經在山西生根發芽。
受宗教文化影響的道教戲劇有陜北道教情懷、洪洞道教情懷、臨縣道教情懷、永濟道教情懷。道情,最初是道教用來傳道、布道的說唱形式,從古代道格發展而來,有漁鼓和鼓板。清代前後,道情這種說唱形式在融合當地民間藝術的基礎上,逐漸演變為地方戲曲。
山西廣泛分布的秧歌劇有16種。它們是從農村唱的歌、歌、舞演變而來的。民歌有《晉中秧歌》、《太原秧歌》、《沁源秧歌》;板腔內有“壺關秧歌”、“湘源秧歌”、“武鄉秧歌”;用絲弦伴奏的是《樊氏秧歌》;清唱劇是《介休幹板秧歌》。
宛宛腔因地域不同而魅力各異,如曲沃宛宛腔、孝義宛宛腔等。
至於其他地方戲,品種很多,如二人臺、小花戲、樊氏跳、逗孩子、鳳臺戲、蛤蟆翁、拉火戲、跳戲、河東線腔、上黨皮簧等等。
山西山多,自古交通不便,本來就是劣勢。然而,也正因為如此,山西保留了很多古老的戲曲。如陜北的“西塞”,又稱“塞塞”;晉南的《鑼鼓》;晉東南的“對Xi”。這種劇沒有詠嘆調,屬於“念經”劇,類似於古村落社的故事,仍然保留著“竹竿”表演的風格。還有壹些反映當地原始風俗的戲劇。賽賽歌劇裏有壹出戲叫《斬秀裏嘎米》。在過去,它是在幹旱和祈雨時表演的。從舞臺到舞臺,扮成Hiderigami的演員赤膊上陣,披著羊肚巾,可以在大排檔隨便抓點吃的。廠商並不覺得過分,但認為可以“有利於市場”。最後,這出戲又回到了舞臺上,預示著Hiderigami死後,天氣會好起來。這種戲劇相當於戲劇史研究中的“活化石”,在全國獨壹無二,極其珍貴。
順便提壹下,山西有100多種與戲曲相關的民間舞蹈。它們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地方色彩。其中,鼓舞有花鼓、轉鼓、扇鼓、雄壯的鑼鼓、鼓;秧歌包括踢鼓秧歌、鳳凰秧歌、小粉秧歌、舞獅、舞龍等等。遠在先秦時期,太原就有“蚩尤戲”,舞者三五成群,頭戴羊角以補戲。在鄆城侯村發掘的漢墓中,還發現了壹個具有很高舞蹈價值的“百戲樓”模型,上面刻有男女歌舞伎對舞的人物。此外,在山西發掘的唐代墓葬中也可以看到大量的舞蹈人物,元代永樂宮壁畫上的舞蹈兒童形象也十分動人。時至今日,逢年過節,城鄉張燈結彩,鑼鼓喧天,打龍燈,跳秧歌,踩高蹺,跑旱船,打花鼓,舞獅,可謂五光十色,琳瑯滿目,從中仍可看出山西民間舞蹈的蓬勃景象。
“山鄉廟會的水板壹天到晚沒完沒了,村裏戲樓裏的梆子腔晚上還在敲。”山西運城農村土舞臺上的這幅對聯,是三晉戲劇繁榮的真實寫照。《蘇三·齊傑》、《殺妻》、《西廂記》、《五臺縣傳旨》、《砍花堂》、《風流父子》、《嗩吶淚》、《山外媳婦》等。都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全省140多個專業戲劇團體活躍在城鄉,年演出3萬多場;14省內戲劇學校成為話劇《新晉軍》崛起的大本營;省內年復壹年舉辦的各種類型的演出、展演、中青年演員評比、青年劇團演出、教學戲劇報告會、“杏花獎”等活動,使不同劇種之間的競爭更加尖銳,融化升華,劇院湧現出壹批新演員。十屆“梅花獎”演出在中國大陸舉行,14名中青年演員獲得了山西這座梨園的最高榮譽。劇場圈專家稱贊山西是“梅花”盛開的地方。
山西,梅花盛開的地方,是中國傳統戲曲的搖籃。